關于小學實踐活動方案(精選6篇)
為了確;顒尤〉脤嵭,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活動方案制定工作,活動方案其實就是針對活動相關的因素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顒臃桨笐撛趺粗贫ú藕媚?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實踐活動方案(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1
一、目的意義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規(guī)范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引導學生學習、掌握體育健康知識與技能,學習科學的鍛煉方法,增強體質,錘煉意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精神,養(yǎng)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積極創(chuàng)新課間體育活動形式和方法,與學校文藝活動相結合,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素養(yǎng),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體育、藝術人才,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指導思想
課外文體活動工程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促進學生生動、活潑、自由發(fā)展、張揚學生個性”為主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規(guī)范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內容和形式為途徑,引導廣大學生都能積極參加文明、健康、活潑的課外文體活動,以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三、實施原則
1、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中堅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寓學于樂,寓煉于樂。
2、全面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豐富多彩,能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需要,促進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與提高的基礎上良性發(fā)展的局面。
3、堅持自主自愿與積極引導相結合原則。在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文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引導是必要的,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權和自主活動權,在組織活動時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討論、組織、操作、交流和評價的良好環(huán)境和氛圍。
4、堅持以校內教育為主陣地,充分發(fā)揮校外教育的獨特功能,促進校內校外教育的有機結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區(qū)教育,努力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外教育環(huán)境。
5、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在課外文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加強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但也防止以怕出事故為由不積極開展活動的傾向。
四、實施范圍
農(nóng)場小學全體學生
五、實施目標與具體措施:
1、實施目標:學校以實施教育部“體育、藝術2+1”項目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主要內容,確保每個學生能夠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具有一項藝術特長。在開齊開足體育和藝術課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外體育和藝術活動,滿足全體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多樣化的活動需求。組織課外文體活動覆蓋全體學生,全校學生“體育、藝術2+1項目”。
2、精心組織,強化落實。以“全面普及,特色優(yōu)先”為總體策略,具體活動、措施安排如下:
1)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對學生每天一小時和假日活動的文體活動加強領導,統(tǒng)籌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計劃、定內容、定時間、定場所、定指導教師。
2)推廣校內班級間文體競賽活動。結合本校文藝、體育傳統(tǒng)項目在課余時間組織開展班級之間的球類、歌詠、書畫、演講、征文等比賽。
3)“二操”活動(眼保健操、學生廣播體操)。
4)開展學校特色文體活動。
。1)每學年四月底舉辦一次全輔導區(qū)體育運動會。
。2)每學期舉辦一次全校性藝術節(jié)——美術繪畫比賽。
。3)每學期舉辦一次全校性航模比賽。
(4)每學年十一月舉辦輔導區(qū)冬季三項競賽。
。5)每學期舉行一次單項性文體活動和競賽。
六、活動具體時間和形式:
1、以學期為活動周期,低年級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下午3:00—3:40,中高年級周一、周二、周四、周五下午3:40——4:30
2、每天保證學生在校文體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
3、活動形式分為集體活動、分組活動。
七、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八、保障機制
1、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學校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的領導和管理。學校成立校長為組長的學生課外文體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同時充分認識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重要性,把開展這項活動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活躍學生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2、擴大宣傳,營造氛圍。學校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廣播、校園網(wǎng)、黑板報、櫥窗及晨會、班會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宣傳,讓全校教師、學生、家長深刻領會實施這一工程的重要意義。同時充分利用大型體育、藝術活動等載體,廣泛宣傳文體活動的進展情況和實施成果,從而營造有利于學生課外文體活動開展、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3、因地制宜,制定規(guī)劃。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文體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一項經(jīng)常性的工作。學校根據(jù)“工程”實施工作的總體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實事求是地制定切實可行的規(guī)劃和實施方案,并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完善,形成特色。
4、組織保障,加強領導。學校成立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并開展實施學校課外文體活動工作。同時明確職責:學校領導班子:全面負責,組織、協(xié)調課外文體活動的開展,落實相應政策措施,分管領導各負其責,推動課外文體活動的開展。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2
活動內容:
設計圍墻、籬笆。
適用年級:
四年級以上。
活動目標:
。ㄒ唬┲R訓練點。
1、鞏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及面積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能根據(jù)乘、除法的含義及實際情況預算所需材料。
(二)能力訓練點。
1、在操作、觀察、想象等學習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知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并培養(yǎng)其優(yōu)化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ㄈ┑掠柧汓c。
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與協(xié)作能力。
活動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軟件一套。
學生每組準備房子、圍墻(可拼拆)、門等模型。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敘述:小強的奶奶家最近蓋了新房子,(屏幕顯示房子)新房子所占地面呈長方形,長15米,寬5米。
這幾天,小強的奶奶正尋思著要砌圍墻,她準備圍出一個長20米、寬10米的長方形,連圍墻上的鐵門也買好了,鐵門寬2米,但是,她還沒想好究竟怎么砌。同學們,今天我們都來當“小小設計師”,幫小強的奶奶出出主意,好不好?
2、讓學生充分發(fā)言。然后教師概括:對學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議予以肯定,同時指出:今天這節(jié)課重點來研究一下圍墻的位置。
二、協(xié)作研討,探求方法
1、小組活動。
發(fā)給每個小組房子、圍墻(可拼拆)、門的.模型,讓學生互相合作,動手操作,設計圍墻的位置。
2、小組匯報。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演示,并說明自己的設計方案,根據(jù)學生演示在電腦上顯示出實物圖,并抽象出平面示意圖。
估計可能會有以下幾種方案(陰影部分表示房子,粗線表示鐵門):
3、深入研究。
(1)猜一猜。
請學生猜一猜,小強的奶奶會選擇哪一種方案,并初步說明理由。(鼓勵學生從多種角度去考慮)
。2)算一算。
a、提問:怎樣才能預算出砌圍墻共需多少塊磚?
如果砌1米長的圍墻需要200塊磚(顯示實物圖),那么你們能算出砌自己設計的圍墻大約需要多少塊磚嗎?圍出的空地面積呢?(顯示下表:圍墻長度。所需磚的塊數(shù)、圍出的空地面積數(shù)據(jù)暫空,待填)
b、學生分組計算。
c、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逐步顯示完成下表:
。3)想一想。
提問:看看算出的數(shù)據(jù),你想說什么?
重點思考:
a、哪幾種最節(jié)省材料?為什么?(回答后閃動表中相應的部分)
b、哪幾種圖出的空地面積最大?為什么?(回答后閃動表中相應的部分)
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后,教師略作小結。
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
1、出示問題。
2、獨立設計。
3、匯報討論。
。1)指名學生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顯示出平面示意圖:
。2)討論:哪一種最節(jié)省材料?為什么?
得出第二種最節(jié)省材料。(閃動第二種示意圖中表示籬笆的兩條邊,刪去圖①)
4、預算材料。
。1)給出條件:如果用細竹竿作籬笆,每5厘米插一根竹竿,那么圍出這塊菜地至少需要幾根細竹竿?
。2)學生計算(如有困難可自由討論)。
。3)學生匯報:(電腦顯示在示意圖旁)
正方形面積為4平方米,說明邊長是2米。
籬笆長度:2x2=4(米)=400厘米
竹竿根數(shù):
①400÷5=80(根)
、400÷5—1=79(根)
。4)討論:要不要“減1”?為什么要“減1”?
電腦模擬插竹竿的過程:閃動一段5厘米長的邊,插一根竹竿(伴以“叮咚”的聲音),(這樣插四根后中間過程省略,直到最后兩個5厘米)閃動倒數(shù)第二個5厘米,插一根竹竿,再閃動最后一個5厘米,(問:還需要再插一根竹竿嗎?為什么?)閃動那一段圍墻,說明最后一根竹竿可以省略,所以要“減1”。
四、總結方法,活動小結
1、總結方法。
2、評選“優(yōu)秀設計師”,并委派他們課后把研究結果告訴小強的奶奶。
活動設想
當前,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雖然“雙基”扎實,但實際應用能力較差的現(xiàn)象。本方案選取了“砌圍墻和圍籬笆”這一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從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出發(fā),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
從“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協(xié)作研討、探求方法”——“學以致用、解決問題”——“總結方法、活動小結”,始終把學生放在“活動主體”的位置,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課堂環(huán)境。通過小組活動、全班討論、獨立設計等形式,為每個學生提供了表現(xiàn)自己才華的舞臺,充分體現(xiàn)學生活動的全體性、自主性。
2、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大膽猜測,并提出合理、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xiàn)活動的開放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圍墻的設計,從設計方案到選擇方案,都注意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從而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3、注意對學生協(xié)作意識的培養(yǎng)。
設計圍墻時采用小組活動、小組討論的形式,預算用籬笆材料時,又允許學生通過自由討論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與能力,從而增強實踐能力。
4、注意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在學中用,在用中學,這是學習鞏固各種知識的重要方法。教學中,應努力挖掘教材中與實際生活有聯(lián)系的內容,讓學生做一做、量一量、驗一驗、用一用,以便使他們在用中學,會用數(shù)學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培養(yǎng)兒童的應用技能。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3
一、指導思想:
深秋時節(jié),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特組織開展“尋找秋天的足跡”為主題的時間活動,現(xiàn)將有關事宜安排如下:
二、活動主題:
尋找秋天的足跡
三、活動內容:
1、做樹葉畫比賽:學生在公園里尋找落葉存放在作業(yè)本內,返校后,斑馬主任組織學生將落葉作為素材進行組合創(chuàng)作(人、動物圖形),各班上交三幅樹葉畫參加評比。
2、漂流瓶:教師事先將寫好活動內容的'小紙條塞入小瓶子里,然后將小瓶子分散藏到草坪中,讓學生去尋找,學生找到后,要完成紙條上的任務,并給予小獎勵。
四、活動要求:
1、各班將學生分成三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由三位帶班老師分別指導學生展開尋找落葉活動。
2、班主任要做好活動的準備工作,如讓學生準備好袋子、、或者小盒子存放落葉。
3、各小組帶班老師在指導學生活動時,要制定活動地點和范圍,并強調活動安全。
4、秋游結束后,美術老師發(fā)各班8K美術紙和標簽(寫上班級、姓名),學生作品周三前上交評比。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4
一、活動主題:
五湖之汀看甪直,孝感動天二十四
二、活動目的
1、了解甪直文化古鎮(zhèn)的歷史、人文、古跡
2、“孝”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而當前中學生“親情”、“感恩”意識缺乏。為了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什么為“孝”,如何感悟“親情”、學會“感恩”。
3、讓學生感悟孝道,學會感恩。
三、活動方案
第一階段:宣傳準備階段(第9~10周)
1、各班級通過網(wǎng)絡、書籍查找資料,了解甪直古鎮(zhèn)的人文古跡、歷史;語文組教師通過語文課,為學生介紹甪直古鎮(zhèn)的著名文人、作品
2、了解二十四孝,以故事的形式講二十四孝的故事
3、搜集古今有關“孝德”的人物和故事(尤其是學生身邊的優(yōu)秀榜樣)
4、設計問卷對學生和家長進行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學生“孝”的現(xiàn)狀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階段(第11~12周)
1、參觀甪直古鎮(zhèn),親身感受古鎮(zhèn)的歷史文化、實地了解人文古跡等
2、參觀張陵公園內的《二十四孝故事》展覽館
3、在校園網(wǎng)站開設師生論壇:
1)講“孝道”是否過時?
2)“孝道”的現(xiàn)實意義是什么?
4、各班召開《孝敬父母》主題班會
1)通過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講父母對自己的期待
2)父母的艱辛和愛自己的'真實故事
3)“為什么要孝敬父母?”、“如何孝敬父母?”、“自己孝敬父母了嗎?”
4、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題目自定。
5、收集古今有關“孝”的故事,匯編成冊編成校本教材,
6、“父母在我心中”征文比賽;
第三階段:總結表彰階段(第14周)
1、學校有關部門對此次主題活動過程中表現(xiàn)出色的個人和班級進行表彰;
2、在以上活動的基礎上,收集各方反饋,進行全面總結,使“懂得感恩,懂得孝敬”教育成為我校創(chuàng)建九年四段式德育分層遞進、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的一個重要抓手。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以討論的形式展開,把校園中的亂丟現(xiàn)象以及被孩子們弄臟的校園全貌與整潔美觀的校園全貌進行對比。通過對比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再讓孩子們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討論,尤其是討論亂扔亂丟的不良行為對與否。通過孩子們的討論,讓他們自己說說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才能讓我們的校園媽媽永遠整潔、美觀。
二、活動時間:20xx年10月
三、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四、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使同學們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
2、教育學生愛護校園、美化校園。
五、活動內容:
1、組織開展“讀好書”教育活動。利用學校的圖書室向同學們推薦愛護衛(wèi)生、講究衛(wèi)生教育類圖書。
2、利用隊會課宣傳講衛(wèi)生、樹新風、愛清潔、改陋習等知識,從而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組織開展“爭當衛(wèi)生小使者”實踐活動,例如一人一巾、早晚刷牙、飯前便后洗手、瓜果洗凈、不喝生水等。
4、號召同學們多做好人好事,多參加社會活動。
5、利用國旗下的講話,了解這次活動的主題。
6、每個班級利用黑板報這塊有利陣地,向同學們宣傳本次活動的內容。
7、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宣傳。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6
活動目的:
為了積極推動校園科技實踐活動的蓬勃開展,少先隊大隊部以?破丈鷳B(tài)園基地為載體,讓學生在科技實踐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與方法,并學會生活、學會生存、學會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勇敢堅毅、團結協(xié)作、堅持不懈的品質,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促使學生更好地獲得科學知識、提高實踐能力,使綜合素質和能力得以整體發(fā)展,一生受益。
活動時間:
十、十一月份
活動內容:
一、爭做科普小書蟲
每個中隊的讀書角里放置有關科普類的書目,一、二年級科普類書達10冊,三、四年級達20冊,五、六年級達30冊,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的班級氛圍,以便學生獲取更多的科學知識,認真閱讀,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爭做百科達人。
推薦書目:十萬個為什么、中國兒童百科全書、馬小跳愛科學、小學生課外知識早知道(叢書)、科學閱讀、自然奇觀、科學家的故事、居里夫人、萬物由來之謎、植物的`實驗、恐龍百科等。
二、實踐活動我能行
。ㄒ唬┮欢昙墸何液椭参锝慌笥
一二年級學生能在課余時間或中午休息時間觀察校園以及科普生態(tài)園里的花草樹木和蔬菜瓜果,了解主要特征,記住名稱至少5—10種。
。ǘ┤昙墸何沂侵参镄<摇屛襾斫o校園植物命名
三年級學生設計、制作植物命名牌。建議命名牌上面出現(xiàn)植物圖像,可以拍照或畫畫。命名牌制作材料可以是木板制作,也可以卡紙塑封防水等,命名要求科學、規(guī)范,可描述科屬分類及形態(tài)特征,命名字數(shù)不超過100字,在班級內評比的基礎上,每班推薦6—10塊植物命名牌上報少先隊,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ㄈ┧哪昙墸骸拔覍嵺`,我能行”撰寫種植日記
四年級同學通過在科普生態(tài)園的種植勞作,敘述種植經(jīng)過以及實踐體會,抒發(fā)心情。在班級內評比的基礎上,每班推薦6—8篇上報少先隊,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ㄋ模┧哪昙墸河斡具M課堂(具體見活動方案)
。ㄎ澹┪迥昙墸嘿F門綜合實踐活動(具體見活動方案)
。┪辶昙墸鹤珜懣破招≌撐
五六年級學生通過觀察考察、種植實驗、查閱資料等研究方法,撰寫科普小論文,在班級內評比的基礎上,每班推薦3—6篇上報少先隊,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活動總結:
1、各班根據(jù)“秋之行”活動情況,擇優(yōu)推薦出“百科達人”3名,要求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濃厚的閱讀興趣,很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并積極參與班級和學校組織的有關實踐活動。
2、各班積極拍攝班中濃郁的科普氛圍,各類場景的照片可上傳少先隊《秋之行》文件夾,大隊部將在紅領巾廣播電視臺第三期節(jié)目中進行“秋之行”各項活動的展示和表彰。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04-29
小學實踐活動方案09-08
小學數(shù)學實踐活動方案10-29
小學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9-01
小學寒假實踐活動方案10-0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04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方案09-14
小學體育實踐活動方案04-29
小學環(huán)保實踐活動方案04-29
小學數(shù)學實踐活動方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