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aⅴ,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日韩在线第三页,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久久精品不卡毛片,国产精品无套,亚洲性图一区二区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5-05-18 09:59:28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實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實用【8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體會,一個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

  2.能正確掌握既有加減法又有除法的算式的計算順序,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重難點

  探索“先除法,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

  掛圖,課件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展示情景

  教師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花店里的花可真多呀!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及時肯定。

  二、嘗試、對話

  1、說一說。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根據你知道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1)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并在小組里交流。

 。2)學生自由在班級里交流。

 。3)教師根據匯報內容有選擇地進行板書。

  2、算一算。

  通過算一算,掌握方法。

 。1)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書匯報。

  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ㄔ谝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引導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ㄒ驗楸仨毾人1支康乃馨多少元,要先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1)賣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學生獨立解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引導學生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因為必須先算賣1支菊花多少元,要先算8÷4=2,才能算出1支菊花和1支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三、解釋應用

  1、完成試一試的第1題。

 。1)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2)獨立計算。

  (3)議一議: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3.完成練習二的第2題和第3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33頁練習八5至8題

  練習要求:

  進一步鞏固被除數中間或末尾不夠除時要商0的筆算方法

  練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30÷736÷868÷960÷744÷653÷827÷414÷3

  2.列豎式計算,并從中選一題說說自己的算法

  218÷2 704÷5

  3.游戲:比比誰跑得最快

 、700÷77200÷94000÷8880÷4⑵600÷25400÷65500÷5390÷3

  二、綜合練習

  1.643盆花平均放進5個花壇,每個花壇放多少盆,還剩幾盆?

 、抛x題,學生獨立完成,請學生板演

 、萍w訂正

  2.3位老師帶50名學生去參觀植物園。怎樣買票合算?

  票價{成人10元學生6元團體6元

 、艑W生獨立思考怎樣買票合算。

  ⑵四人小組討論:你是怎么想的.

 、侨鄥R報。

  三、數學游戲

  1.每人從0-9的數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張,編成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題目。

  2.求出商和余數。

  3.記下余數,作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復上面的三個步驟,繼續(xù)玩,看誰先得20分。

  5.思考:從這個游戲中你發(fā)現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布貼人像》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布貼畫簡潔、概括、粗獷的形式美感。

  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布貼人像的工藝技法知識。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布料人像的裁剪、粘貼制作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了解布貼畫的工藝技法知識,并感受簡潔、概括、粗獷的形式美感。

  教學難點:

  布貼人像的制作。

  作業(yè)要求:

  有不同顏色、不同質地的布料,粘貼一幅同學、老師或家長的像。

  課業(yè)類別:

  工藝設計制作課。

  學生學習用具準備:

  圖畫紙、彩色布(要顏色不同、質地不同的布料)及人像圖片、膠水。

  教師教具準備:

  范畫、步驟圖、彩色布、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組織教學

  1.鼓勵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踴躍回答問題。

  2.檢查學生帶圖畫紙、布料、人像圖片的情況。

  二、復習舊知識

  設問:什么是布貼畫?

  :運用布料的不同顏色,不同質地進行組織、粘貼,以表現形象的方法。

  三、上次作業(yè)

 。ǔ鍪6幅優(yōu)秀的、有代表性的作業(yè)講評)

  優(yōu)點:裁剪、粘貼技巧有提高,注意了巧用布料。

  不足:畫面的組織、疏密、遮擋處理不好。

  四、講授新課:

 。ǔ鍪痉懂。書16頁上三幅學生作品教師課前制成大幅范畫)

  1.分析范畫內容。(意圖:使學生學會分析作品,并引發(fā)美感,提高興趣。)

  設問(1)三幅范畫表現了什么內容?

  :作品表現的是人像。有男、有女,有短發(fā)、梳辮子的,還有戴頭巾和戴眼鏡的。還表現了不同的相貌特征,有的人臉形是橢圓的,扁圓的。眼睛有大有小,鼻子有窄有寬,嘴也有大有小。還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

  設問(2)三幅范畫是用什么方法進行表現的?

 。菏怯貌假N的方法表現人像的。

  2.出示課題:布貼人像(板書)。

  3.向學生講清本課及本課時的教學任務。

  本課將在前面布貼《一籃水果》、《瓶花》作業(yè)的基礎上學習用布貼制作人像的方法。本課時進行設計,并根據畫面需要確定所需的布料。本課學習用布貼為同學、家長或老師制作一幅肖像。

  4.分析范畫的表現形式特點:

  設問(1)選擇布料應注意什么?

  :比如對顏色的選擇,根據表現的人的膚色、頭發(fā)顏色、衣服的色彩及圖案來確定布料的顏色,并且可以進行夸張。在選擇布料質地時,根據人體各部位的特點進行質地選擇。比如頭發(fā)、眼睛適合選用較厚而帶毛茸茸感覺的布料,去表現頭發(fā)、眼睛的厚重感。皮膚則應選擇薄料去表現皮膚的細嫩、光滑。甚至巧用布料質地與顏色。(出示范圖:書上下面一幅作品。)這幅作品用了一塊小白花的花布做衣服,給人感覺穿了一件藍底印花的衣服,又用了一塊花布做蝴蝶結,與紅頭發(fā)的顏色形成對比,花布與一種色的布又是一個對比,使要表現的各部位又清楚、又有變化地表現了出來。

  5.分析作業(yè)步驟:

 。1)構思:確定表現的對象(舉起教師已準備好的人像圖片)是同學、老師還是家長。通過認真觀察人像圖片,找出人物最明顯的形象特征。

 。2)畫草圖:用較大的作業(yè)紙8開或16開都可以。

  按以下步驟草圖:(示范)定頭的位置,畫頭的基本形,畫出脖子的'位置,畫領口及衣服上半部,刻畫頭發(fā)及五官的特點。她是一名活潑可愛、關心同學、幫助別人、尊敬老師、家長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

 。3)根據表現的人物的膚色、頭發(fā)顏色、衣服的顏色和樣式確定選擇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料。

  五、課堂練習:

  構思、畫草圖、選擇和確定布料。

  六、課堂:

  選擇設計人物形象特點突出的作業(yè)講評。布置下次課準備的學習用具:草圖、選擇好的不同顏色、質地的布料、剪刀、膠水。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檢查草圖、布料、剪刀、膠水的準備情況。

  二、復習舊知識:

  設問:布貼畫怎樣來選擇布料?

  :要根據表現對象的各部分結構特點來決定。如人的皮膚適合用薄一點的布料,毛發(fā)則需要厚而有毛茸茸感覺的布料。

  三、講授新課:(板書課題)

  1.分析布貼人物畫的結構層次。

  用布粘貼人像時,一般是頭發(fā)、五官粘在臉的上層,脖子在臉的下層,衣服領口壓在脖子上層,紅領巾在衣服上層,領子下層。

  2.向學生講清本課的任務。

  3.分析作業(yè)步驟并示范

 。1)按粘貼的順序進行裁剪。

  A.用已選定的適合表現人物膚色的薄布料,按草圖的位置、大小、臉的基本形狀剪下來,放在一邊。

  B.用已選定的帶毛茸茸感覺的布料,按照頭發(fā)的樣式剪下來。用適合表現衣服的布料,剪出上衣的上半部分形狀。放在一邊。

  C.用已選定的花布剪出蝴蝶結,用較厚,毛茸茸感覺的布料剪出眼睛,選出比膚色略深的布料剪出鼻子的形狀。用紅布剪出上下嘴唇、紅領巾放在一邊。

 。2)將剪好的的布料,按粘貼的順序放在草圖上,檢查裁剪是否合適,可以進行修改。

 。3)按層次、順序粘貼。

  A.將“臉”的背面涂上膠水,粘貼在恰當位置上用手撫平貼好。

  B.將“頭發(fā)”的背面涂上膠水,粘貼在臉的上層位置。將“上衣”的背面涂上膠水,粘在頭下部衣服的位置上,高領還可壓住臉的一部分。

  C.將“蝴蝶結”粘貼在頭發(fā)一側上層,使其壓在頭發(fā)上面。將“眼睛”粘貼在恰當位置上。將“鼻子”,上、下嘴唇粘貼在恰當位置上。將“紅領巾”粘貼在領口位置上。

 。4)一幅完整的人像制作完成了。

  四、課堂練習:

  剪貼臉、頭發(fā)、上衣、剪貼五官、蝴蝶結、紅領巾。

  (教師巡回指導)。

  五、課堂:

 。1)選擇人像特點突出、巧用布料、有層次的作業(yè)講評。

 。2)也可把全班作業(yè)排列在一起,搞一次小型觀摩會形式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初步理解一步應用題的結構.

  2.會聯系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有圖有文字的一步計算應用題.

  3.培養(yǎng)初步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有圖有文字應用題的解答.

  教學難點

  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減法應用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教科書第88頁例5的兩幅圖的圖畫,獨立作業(yè)的投影片.

  學生準備教科書第88頁數學游戲的口算卡片和得數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統(tǒng)計2分鐘以內做完的人數及正確率.指名說一說計算9+3和9+7應該怎樣想.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1)教師出示例5的左圖(小鳥圖),3只小鳥落在樹枝上,再出示一幅圖,上面畫有6只小鳥.

  師:圖中先告訴我們什么?又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圖中先告訴我們樹上有3只鳥,又告訴我們又飛來6只.

  師:求一共是多少只該怎樣算呢?

  引導學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只鳥和又飛來的6只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教師取下后貼上的第二幅圖,在第一幅圖的下面貼上用文字寫出的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左邊的題.

  (2)揭示課題.

  像這樣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應當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應用題.

  2.教學例5左邊的加法應用題.

  (1)學生討論:題里告訴了什么?還告訴了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題里告訴了樹上有3只小鳥,還告訴了又飛來6只,讓我們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師說明,已經告訴我們的樹上有3只小鳥和又飛來6只都叫已知條件,讓我們求的一共是幾只叫做問題.在這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問題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們學過的應用題一般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小聲說一說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指名讓學生到前邊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樣計算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只小鳥和又飛來的6只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左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左邊的加法題(小兔圖).

  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填書上的空.

  3.教學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1)出示例5右邊的圖(梨圖),盤子里有10個梨,再用紙蓋住其中的4個,并在原來位置用虛線畫出4個形狀.看圖,你知道了什么?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盤子里有10個梨,吃了4個,求還剩幾個?也就是從10個梨中去掉4個,從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為10-4=6

 。2)拿走蓋著4個梨的紙,出示例5右題的用文字敘述的第二個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題,找出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盤子里有10個梨,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吃了4個梨,是用文字敘述的.問題是:還剩幾個?也是用文字敘述的.

  師:求還剩幾個應該怎樣想,怎樣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還剩幾個,就是從盤中的10個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個,也就是從10里面去掉4還剩6,列式為10-4=6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右邊的題(汽車圖).

  先讓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說一說怎樣解答,再讓學生填書上的空.訂正時提問:為什么用減法算?

  4.集體討論:我們今天學習的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比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導學生匯報:

  相同點,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都是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列式計算的.即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從一個數里去掉另一個數,求還剩多少,用減法算.

  不同點,圖畫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都是用圖畫表示的,比較簡單.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是畫表格,表格中有圖有文字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圖畫應用題難一些.

  5.看書,質疑.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另一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題時,先看清已知條件和問題,再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然后再列式計算.

  四、隨堂練習.

  1.練習十九第1題(圖片:練習3).

  先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寫到練習本上,然后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2.比比看哪組先奪得紅旗(圖片:練習4).

  把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組,分別做紅旗兩邊的兩組題,全組同學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確率高的獲得紅旗.

  3.游戲你爭我搶【詳見探究活動】.

  布置作業(yè)

 。ㄍ队捌鍪荆

  讓學生寫到作業(yè)本上,獨立完成作業(yè)后,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思考題.

  教學開始抓住圖畫應用題與表格應用題的內在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興趣,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體驗形成能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欣賞〕

  片段一(序幕部分)

  師:〔出示一個圓柱體(用一個圓柱體外殼套住一個圓錐體)〕這是一個圓柱體,誰能說說它有什么特征?

  生:(生邊說師邊板書)

  師:現在老師用一塊布把這個圓柱體遮。ㄟ呎f邊演示),同學們想一想如果這個圓柱體的上底面慢慢的縮到圓心時,那么這個圓柱體將變成怎樣的一個物體呢?你能試著描述一下?

  生1:下面大大的,上面尖尖的。

  生2:下面是圓形,上面是一個頂點。

  生3:下面是圓形的,上面是尖尖的,旁邊是一個曲面,從上到下慢慢變大。

  師:你們能在本子上把這個物體的形狀試著畫下來?(叫一生到黑板上畫)

  生:(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錐體)

  師:現在看一看,老師能不能把這個圓柱體變成你們說的或畫的那樣?

  (師喊一、二、三,揭開遮在圓柱體上面的布,露出一個圓錐體)

  生(驚奇):哇。ㄈ缓笠黄鸸恼疲

  師:像你們說的或畫的那樣嗎?

  生:像。

  師:這個物體叫圓錐體。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研究圓錐體的有關知識。(師邊說邊板書:圓錐的認識)

  片段二(終曲部分)

  在學完圓錐體的特征后,臨近下課前7分鐘,教師模仿《幸運52》設計一個搶答游戲環(huán)節(jié)。

  師:到現在為止,我們巳學過哪些立體圖形?

  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

  師:下面我們做一個搶答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在老師描述的過程中,你們就可以進行搶答,看看是我們學習過的哪種立體圖形?不一定要等老師題目全部敘述完,看哪組同學回答的又對又快。

  師:請從我的描述中回答,這是什么形狀?這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三個面,其中一個面是曲面,沿著它的高將它的側面展開,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

  生:圓柱體。(在老師還沒說完學生就馬上回答出)

  師:這也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

  生1:長方體。(生沒等教師說完搶著舉手說)

  生2:也有可能是正方體。

  師:為什么也有可能是正方體呢?

  生:正方體也有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

  師:那么是正方體還是長方體呢?請接著聽每個面都是正方形。

  生:正方體。(搶著說,課堂氣氛非;钴S)

  師:這還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兩個面,將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生:圓錐體。

  師:這還是一種立體圖形,它有十二條棱,八個頂點,六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也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生:長方體。(生幾乎搶著舉手說)

  師:這是一種立體圖形,沿著它的高切開,可以得到兩個完全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切面。有時也可能是兩個完全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生:圓錐體。(等學生說完,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圓錐體蘿卜演示給學生看)

  (每道題出后,下面的學生都搶著舉手回答,高潮迭起)

  〔反思〕

  一、序幕扣人心弦。

  一個好的開頭,往往蘊育著成功。一堂課好的序幕如同吸鐵石,可以一下子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為后面成功進行教學奠定心理、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良好基礎。

  課始,教師用一塊布遮住圓柱體,讓學生想像,當圓柱體的上底面慢慢的縮小到圓心時,這個圓柱體將變成一個怎樣的物體?在學生說出或畫出這個物體的形狀時,無形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更難能可貴的是,教師獨辟蹊徑,巧妙地將學生喜聞樂見的'魔術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扣住了學生的心弦,學生在驚訝中不知不覺步入這節(jié)課所學習的圓錐體,主動參與到研究圓錐體特征的狀態(tài)之中。教者這一別出心裁的設計,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產生學習數學的欲望與內在的動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終曲高潮迭起。

  只有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活動。因此,一堂課精彩的終曲如同壓軸戲,可以把課堂氣氛再度推向高潮,讓學生保持繼續(xù)探索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并在其情感的驅使下進行新的認知活動。

  課尾是學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學習效率比較低的時候。在此時,教師巧妙的將練習內容蘊含于搶答游戲中,使原先枯燥、單調的練習過程轉化成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游戲內容,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通過這個搶答游戲,不僅復習過去所學的知識,也將本節(jié)課的內容得以升華,特別是最后一道搶答,極大的考驗了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這個搶答游戲,也將學生的參與熱情推到極點,學生的知識被激活,思維被激發(fā),情感被激勵,取得課雖終,趣未盡、思不止的效果。這樣的課堂又何愁不高潮迭起、精彩紛呈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會主動積極。這兩個片段,教者能在趣字上下功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這節(jié)課的一大亮點。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如果我們的教師都能在教學的趣味上做些文章,使我們的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這樣,才會是課伊始、趣已生,課結束、趣猶存。從而做到: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9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二十三第1題和第3、4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通過解決具體問題,讓學生獲得一些用乘法計算解決問題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運動會體操比賽錄像,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你們喜歡開運動會嗎?看,咱們雞公嶺小學的運動會開幕啦,小朋友們多高興哪,他們穿著漂亮的衣服,載歌載舞,邁著整齊的步伐整隊入場,這是二年級的同學,現在入場的是三年級的同學,向我們走來的是四年級的同學。熱鬧的開幕式結束了,首先進行的是體操比賽,小朋友們列成3個整齊的方陣,正展示著他們的風采。

  二、新課

  1.提出問題。

  請大家仔細觀察列成的方陣,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ˋ、每個方陣有多少人?B、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2個方陣有多少人?)

  2.收集信息。

  小朋友們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就先來解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學生匯報,老師課件:(每個方陣多少人,又從哪些信息能知道呢?)誰能說得更準確更完整一些。橫著有幾個人,我們就說成是每行有幾個人,(課件閃爍行。)豎著有幾個人我們就說成是有幾行。(課件閃爍有幾行。)大家一起來數一數,每個方陣有幾行,每行幾個人?現在你自己能再說一遍嗎?(每個方陣有8行,每行10人。)

  3.獨立試做。

 。ㄕn件展示完整題目:每個方陣有8行,每行10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需要的信息找到了,現在你們能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嗎?好,老師相信你們能行,在草稿本上試著列式計算吧。◣熝惨,抽生板演答案。)

  4.交流匯報。

  好了,都完成了嗎?我們來看黑板上的這幾種解法,自己對照一下,還有不同做法的請自己寫到黑板上來。好了,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幾種解法,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提出問題。(師:生①很有想象力,他先把這三個方陣的同學集合在一起(課件),先求整個方陣每行的人數10乘3等于30人,有8行,再乘8,就等于240人。

  還有什么疑問嗎?他的回答你們滿意嗎?生③的想法更是與眾不同了,他把隊形作了這樣的變換(課件),然后我們站到旁邊來看,每一行是8乘3等于24人,有10行,再乘10就等于240人。

  好了,還有什么疑問嗎?那老師還有個疑問,一直憋在心里邊很著急?就是這種方法里的10×8是什么意思呢? 80×3又是什么意思呢?哦,我明白了,你是先求的每個方陣的人數,再求的3個方陣的人數對吧,好,謝謝你。(大家還有疑問嗎?)

  好了,剛才同學們找出了這么多的方法,都求出了三個方陣一共的人數,那么這三種解題思路有什么不同呢?誰來說說看?(好吧,請小組的四位小朋友先討論討論。)第一種方法是先算的一個方陣的人數,再算的三個方陣的人數;第二種方法是把這三個方陣拼起來,先算出每行的人數。第三種方法也是把這三個方陣拼起來,先算出每行的人數,再算出一共的人數。嗯,你說得太好了,讓大家一聽就明白了。(我們再來看這幾位同學的算式,他們全都是列的綜合算式對吧,那么他們的.解題思路與上面這幾種比較怎么樣?這個和哪種是一樣的,這個呢?)同學們,明確了解題思路,你能用綜合算式表示出這三種方法嗎?今后我們列式時也可以用綜合算式。

  好了,同學們,剛才這幾位同學積極開動腦筋,敢于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這種探究精神值得大家學習,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們。

  練習1.

  他們能想到不同的方法,你們能行嗎?那好吧,這兒有個關于雞蛋的問題,李阿姨在超市上班,這么多的雞蛋,李阿姨準備一個一個的數,你有什么好辦法能教教她嗎?請同桌之間先說一說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F在在草稿本上試著做一做,看李阿姨最喜歡誰的方法。

  學生匯報:給大家介紹介紹?說說你的想法?同學們通過認真思考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李阿姨高興極啦,因為不用一個一個的數啦,猜一猜李阿姨會用誰的方法呢?為什么?(因為這種方法簡單一些)對,李阿姨就是這樣想的,今后我們在想辦法的時候怎么簡單就怎么做,不必舍近求遠。

  有了大家的幫助,李阿姨工作起來特別帶勁,可是,不一會兒,她又愁眉不展了,知道為什么嗎?原來,她又遇到難題了:我們家一個人每月大約產生37千克垃圾,我們家3口人一年產生多少千克垃圾?這兒有三個算式,我該選哪一個呢?

  1.37×12=444(千克)

  2.37×3×12=1332(千克)

  3.37×3=111(千克)

  這兒有三個算式,我們用手勢來幫李阿姨做個選擇吧。大家都選的2哪,李阿姨還是有點不明白,不是說一年產生多少千克垃圾嘛,乘12就行了呀,應該是1才對呀。

  噢,聽了你的介紹,李阿姨總算明白啦!她們家一年要產生多少千克垃圾呀?想想看,我們地球村有多少個李阿姨這樣的家庭哪,你想對李阿姨說些什么嗎?

  你們說得太好了,李阿姨一定會照你們說的話去做的。

  3.星期天,李阿姨家和朋友們一起到動物園去玩耍,成人票15元,兒童票7元,這是李阿姨買票時計算票價的算式,你能根據這些算式猜一猜她們一共有多少人嗎?(圖片)

  15×4=60(元)

  7×2=14(元)

  60+14=74(元)

  把你們猜的結果大大的寫在草稿本上,1、2、3、舉起來老師看看,你們都是寫的6個嗎?誰來說說你的理由。你的發(fā)言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路清晰,吐字清楚,聲音響亮,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掌聲送給他。

  剛才,我們幫李阿姨解決了很多的問題,其實啊,我們也可以用今天的知識來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本每頁有多少行,每行有多少個字,你們沒數過吧,哈哈,老師就數了,你看:

  4.添上一個條件和問題,使他成為一道兩步應用題。我們用的作文本紙每頁有20行,每行可以寫15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這個問題該怎樣列式?

  呀,同學們開動腦筋,編成了這么多的應用題,老師也想來編一個,可不可以,可以呀,那注意聽好了:這次上課呀,我寫的教案有1500個字,猜猜我怎么提問?(課件)要寫幾頁?你能列式嗎?草稿本上做做。完全正確,老師為你鼓掌。

  好了,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已經接近尾聲了,誰來說說你這節(jié)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誰來評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一)創(chuàng)設情境:猜一猜,它是誰

  師:同學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齊答)喜歡,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觀察物體。

  師: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我這里有一張小動物的照片,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動物呢?(出示一張小動物的背面圖,學生很好奇,紛紛做出判斷。)

  生1:好像是鵝。

  生2:是雞。

  …

  師: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另一張照片。(出示小動物的側面照片。)

  生:是鴨子。

  師: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我們再來確認一下。(出示小動物的正面照片。)

  生:鴨子!猜對了!(學生很興奮。)

  師:為什么剛開始猜的時候我們不敢確定誰猜得對呢?

  生1:背面不好認。

  生2:從后面看不出特征。

  生3:光看后面看不出是什么動物,看到它的側面我就猜到是鴨子。

  …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后面,側面,前面。)

  師:同學們回答得真棒!因為照相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拍到小動物的樣子也就不一樣。要想辨認它,就要從多個角度去觀察。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觀察物體。

  (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究新知:觀察小汽車

  師:請同學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認真觀察桌面上的小汽車,然后說說你看到的是小汽車的什么部位。(課前每組學生的桌上準備了一輛玩具小汽車。)

  生1:我看到的是車的尾部。

  師:哪些同學也是看到車尾?請站起來。(每組均有學生站起。)

  生2:我看到的是車頭。

  …

  生3:我看到的是車門和兩個車輪。

  …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下面我們和組內同學換座位觀察一下好嗎?

  (學生很高興地在小組內互換座位。)

  師:你在這個位置上看到小汽車的哪個面?和剛才看到的一樣嗎?請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學生獨立觀察,相互交流。)

  師:剛才,我們在不同的位置上對小汽車進行了觀察,(課件顯示課本主題圖)笑笑和淘氣也在觀察小汽車。根據你的經驗,判斷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生1:淘氣站在車的后面,看到的是車尾,第一幅圖是他看到的;笑笑站在車的側面,看到的是第二幅圖。

  生2:第一幅圖是淘氣看到的,因為他站在車后面,看到的是車尾;第二幅圖是笑笑看到的`,她站在車的側面,看到車門。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請同學們再想一想,淘氣和笑笑站的位置相同嗎?看到小汽車的形狀一樣嗎?

  生1:他們站的位置不同,淘氣站在車的后面,笑笑站在車的側面。

  生2:他們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小汽車的形狀也不一樣。

  師:剛才,我們坐在座位上觀察了玩具小汽車的前面、側面和后面,還可以從什么位置去觀察呢?

  生:把玩具小汽車拿起來,就可以從下面觀察,教案《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案--觀察物體》。

  師:你真會想辦法!現在請小組長拿起玩具小汽車,其余同學從下面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車的底盤。

  生2:我看到了車的四個輪子。

  …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發(fā)現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我坐的位置不同,看到車的形狀也不同。

  生2:我發(fā)現要看清玩具小汽車的樣子,可以從它的前面、后面、側面和下面去觀察。

  生3:觀察的角度不一樣,看到東西的形狀也不一樣。

  …

  師:對!同一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如果要看清物體的全貌,該怎么辦?

  生1:把幾個面都看一看。

  生2:可以轉一圈看。

  師:你們的辦法都不錯!

  (三)應用拓展:小攝影師――連線――模擬――游戲

  1.小攝影師

  師:剛才同學們觀察很仔細,下面我們放松一下。假如我們現在給一個同學照相,請同學們用手做相機,如果這個同學站的符合要求,你們就說"咔嚓",好不好?

  (學生很興奮,師請一男生上講臺,其他學生躍躍欲試。)

  師:照側面相。(男生側面面向全體,其他學生舉起雙手,說"咔嚓"。)

  師:正面相。(男生面向全體,其他學生舉起雙手,說"咔嚓"。)

  …

  2.看圖連線

  師:同學們攝影師當得不錯,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

  (課件出示"練一練"第1,2題,學生很順利地說出準確答案。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點擊連線。)

  師:這兩道題沒有難住你們,有信心做下一道題嗎?

  3.看到的茶壺是什么樣子的

  師:各小組取出茶壺,要求把茶壺把正對黑板。請同學們坐在座位上認真觀察桌面上的茶壺,把你看到的形狀用一個動作表示出來。

  (學生紛紛根據看到的茶壺形狀,用肢體模仿。)

  師:(問一生)你為什么這么做?

  生:我看到茶壺把在左邊,就左手叉腰;茶壺嘴在右邊,右手就向右伸出去。

  師:(問一生)你的動作怎么和他相反呢?

  生:我看到的茶壺嘴在左邊,茶壺把在右邊,我就向左伸左手,右手叉腰。

  師:(指一生)你又為什么這么做呢?(模仿學生兩手合十前伸的動作。)

  生:我只能看到茶壺嘴,看不到茶壺把,我就這樣做!(說完又做了雙手合十向前伸的動作。)

  師:同學們做的動作和回答都很精彩!淘氣、笑笑也在觀察茶壺。(課件顯示第13頁第3題)他們看到的各是哪幅圖畫,請同學們先小組討論,再在書上連線。

  (學生討論后在書上連線,集體反饋、訂正。)

  4.游戲:看圖找位置

  師:同學們練習完成得很好,下面我們做一個游戲。老師為每組準備了一個玩具和一個配套的信封。現在請各組小組長把玩具正面對著教室黑板在桌上放好,組里的每個成員都從信封里抽一張圖片,當老師說"開始",你再看圖片上玩具是什么樣子的,再迅速找到相應的位置。記。翰辉S轉動玩具!看誰找得又快又對!

  (學生按要求放好玩具,抽出圖片。"開始"的口令發(fā)出后,學生看圖片,找相應的位置。學生找到位置后,各組匯報游戲情況。)

  (四)全課小結:暢談收獲

  師: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你想給自己留什么作業(yè)?

  …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課本P106~111頁,第八單元(統(tǒng)計)

  第一課時 統(tǒng)計(一)

  教學內容:

  統(tǒng)計(一)(教材106、107、10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調查和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填寫比較簡單的復式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和參與意識。

  教學重難點:

  填寫簡單的復式的統(tǒng)計表

  教學準備:

  相關掛圖、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例1主題圖,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測量過體重嗎?

  測量了幾次?

  2、讀一年級剛入學時,你測量的體重是多少?(學生自由匯報各自的體重情況)

 。场⒃鯓硬拍茏尨蠹乙豢淳兔靼孜覀儼嗨腥说捏w重情況呢?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薄㈦娔X出示統(tǒng)計表(1):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數

  師:現在我們就用“正”字記錄法來統(tǒng)計一下剛入學時的體重(集體活動)

 。、活動結束后,師生共同將收集的.數據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二年級時,我們的體重有什么變化呢?

 。础⒂懻摚喝绻氚褍赡甑捏w重數據填入一個統(tǒng)計表中,該如何表示呢?

  學生討論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單位:千克)

  5、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填空,然后小組合作交流。

  指名上臺在黑板上填寫數據。

 。贰⒂^察復式統(tǒng)計表,回答問題。

 。ǎ保┮荒昙墪r,體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級時,體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你還能發(fā)現什么?先在小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匯報。

  9、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組織學生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學生提些合理的建議等。

  三、整理數據,鞏固練習

  出示“做一做”,練習情景圖。

 。、交流圖上的小朋友參加了哪些課外活動?

  一班的同學參加各項課外外小組活動人數的情況是怎樣的?

  你參加了哪項課外活動?

 。、討論:怎樣收集我們班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數據?

 。、活動、統(tǒng)計數據。

  4、整理數據并把數據填入復式統(tǒng)計表中。

 。、討論并回答統(tǒng)計表后面的四個問題。

  四、匯報收獲,回顧總結

  第二課時 統(tǒng)計(二)

  教學內容

  統(tǒng)計(二)(教材第109、110、111頁內容及練習二十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

  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

  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

  教學準備:多媒體CAI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服務。(播放錄像)同學們請年,這是一條道路上過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其中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究新知

 。薄⒔M織記錄:

 。ǎ、學會制作統(tǒng)計圖。

 。ǎ保┓纸M討論:

  如果用每個 表示2輛汽車,最多要畫幾個格?

  太麻煩了,怎么辦呢?

  討論后得出結論:用1個 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2)師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個單位的統(tǒng)計圖的制作。

  先讓學生獨立繪制,指名上臺涂色繪制,然后共同訂正。

 。ǎ常┰跁贤瓿衫苯y(tǒng)計圖1、2、3小題,指名口答。

  (4)組織討論:20分鐘后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法。

  三、形成應用

 。、獨立完成第111頁的“做一做”。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1~3題。

  四、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課后從小組為單位調查班里同學看電視的時間,把調查得到的數據制成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使學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過程中互相交流和促進。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小學數學教案07-13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4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