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會跳舞的“小米粒”》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會跳舞的“小米粒”》,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設計】
聲波震動是一種有趣的傳播現象,然而現在的孩子生活經驗少,往往看到了卻不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因而設計本次活動,意在通過觀察體驗,引發(fā)幼兒對自己身邊一些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從而從不同的方面感受科學的魅力,體驗科學的有趣,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并感受聲波震動傳播的現象,萌發(fā)對科學活動的探究欲望。
2、能觀察到小米隨著音樂音量的大小、節(jié)奏的快慢以及距離遠近的變化而變化。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提前做好的方便面薄膜盒,小米若干,音響,節(jié)奏快、慢的音樂,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播放歡快的音樂,師幼一起隨著音樂自由舞動,活躍幼兒情緒。
師:多好聽的音樂呀,讓我們一起跳起舞來吧!
2、音樂結束,引出小米。
師:小朋友們跳起舞來心情怎么樣?老師這里有些小東西也想和你們一樣高興的跳舞呢。(出示小米)
二、觀察探索小米“跳舞”。
1、請幼兒猜想小米如何“跳舞”,在什么地方“跳舞”。
師:小米這么小,你們猜猜,他會怎樣跳舞呢?在什么地方跳舞合適呢?
2、出示方便面薄膜盒,簡單介紹小米跳舞的舞臺。
師:小米很小,老師專門給他們準備了一個特殊的舞臺,我們可以捏起一點小米均勻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觀察探索。
3、幼兒分組,嘗試將小米均勻的撒在方便面薄膜盒上,觀察觀察。
(1)第一次觀察
音樂的音量由小變大(注意不要長時間將音量開到最大,以免影響幼兒聽力)。
分別請幾名幼兒說說所觀察到小米的變化,用身體動作學一學小米是怎樣變化的,并引導幼兒在黑板上做簡單記錄。
小結:聲音越大,小米跳的越高;聲音越小,小米跳的越低。
。2)第二次觀察:
播放節(jié)奏快、動感的音樂,幼兒觀察小米的變化。
播放節(jié)奏慢、舒緩的音樂,幼兒觀察小米的變化。
小結:播放節(jié)奏快、動感的音樂時,小米跳的快、跳的高;播放節(jié)奏慢的、舒緩的音樂時,小米跳的慢、跳的低。
(3)第三次觀察:
引導幼兒觀察小米的變化與方便面薄膜盒距離音響遠近的關系。
播放節(jié)奏快、動感的音樂,將方便面薄膜盒放在離音響遠點的地方,幼兒觀察小米的變化。
播放同一首音樂,將方便面薄膜盒放在音響的旁邊,幼兒觀察小米的變化。
小結:播放音樂時,方便面薄膜盒離音響遠,小米跳的慢或不跳;方便面薄膜盒離音響近時,小米跳的快、高。
三、討論交流
1、請幼兒猜想小米為什么會跳舞。
2、聲波震動傳播的現象:聲音會引起震動形成看不見得聲波,傳給最近的物體,聲波本想傳給方便面薄膜盒,薄膜上有小米,所以一起動了起來。這就是聲波震動傳播現象。
【活動延伸】
小米在聲波的震動下可以跳舞,這里還有些碎紙屑,他們能不能跳舞呢,還有哪些東西可以進行嘗試呢,我們可以在以后的區(qū)域活動中一起探究。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會跳舞的“小米!薄贰肯嚓P文章:
大班音樂教案《跳舞的小米!贩此12-19
大班音樂活動教案《跳舞的小米!05-02
會跳舞的紙屑大班科學教案04-29
會跳舞的小紙片作文10-25
烏龜跳舞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4-27
關于會跳舞的鉛筆的科學教案04-27
烏龜跳舞大班科學教案02-13
大班科學教案:烏龜跳舞03-0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會跳舞的葉子》01-26
幼兒園大班美術會跳舞的精靈教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