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想象作文訓練的幾點嘗試論文
【摘要】為了激發(fā)孩子的想象,我在小學生想象作文訓練時采取以下三種策略幫助孩子們插上一對想象的翅膀:策略一、模擬生活,樂虛構。采用時間虛構、空間虛構、功能虛構、角色虛構等手段激活孩子記憶的倉庫,打開思緒的匣門。策略二、鏈接課文,補空白。通過描摹略寫部分、想象空白內(nèi)容、巧補語言空白、揣摩人物內(nèi)心等形式讓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多方面、多角度得到體現(xiàn),并讓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得到加強。策略三、放眼未來,編童話。我們試著嘗試:
1、圍主題,述暢想
2、老故事,新演繹
3、連語詞,編情節(jié)
4、聽音響,編故事
5、設情境,放膽想
期待喚醒孩子心中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經(jīng)驗和印象,從而達到一種情感的體驗,以調(diào)動他們的內(nèi)在潛質(zhì),讓習作少一點條條框框,多一點稚氣、靈氣。
【關鍵詞】小學生想象作文訓練策略
兒童是最富于想象的。孩子們的腦子里有的是奇思妙想,在他們的習作中常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頗具智慧靈性的句子,“太陽得了多動癥,每天不停地從西邊蹦到東邊,又從東邊蹦到西邊!薄八冶榱巳恚筒铧c沒把自己倒掛起來抖一抖!倍@種靈性的表達往往被壓抑著,無法痛快淋漓地宣泄出來,它需要教師的細心呵護。如果一旦被激發(fā)出來,兒童的習作將充滿靈性的光輝。因此,在小學階段想象作文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想象作文訓練應不限字數(shù),不限文體,不限中心,不限材料,表達上也不作過高要求,任學生思路盡情馳騁,無拘無束地傾述表達,以調(diào)動他們的內(nèi)在潛質(zhì),讓習作少一點條條框框,多一點稚氣、靈氣。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我采取以下三種策略幫助他們插上一對想象的翅膀,喚醒他們心中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經(jīng)驗和印象,從而達到一種情感的體驗。
一、模擬生活,樂虛構
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人們已經(jīng)逐漸不滿足真實世界的生活方式。需要有一種虛幻的東西來滿足現(xiàn)實生活的單調(diào)性。因此類似《大話西游》的各類作品大行其道。這其中,數(shù)字化虛擬世界的出現(xiàn),使人感覺到前所未有的生存滿足。虛擬世界可以豐富人的精神活動,發(fā)展人的想象力,享受精神的高度自由。
周一貫老師在《作文教學“新概念”:讓思想沖破牢籠》一文中列舉了一位小學生作文《克隆小恐龍》。文章敘述了盧院長如何從霸王龍的蛋化石中克隆出小恐龍的:先用噴筒向蛋化石噴灑“強行軟化劑”,再用一種高科技太陽能激光針向變軟的蛋內(nèi)發(fā)射強光,注射“細胞復活劑”。兩小時后,克隆進入最后一關,即用特殊的耐熱材料包裹克隆蛋放入200攝氏度的烘爐中,高溫孵化小恐龍。爐內(nèi)傳來“咔嚓咔嚓”的響聲,蛋殼裂縫越來越大而成為兩半,一只小怪物“嗷嗷”直叫,降生到這個世界上。這篇虛構作文之所以優(yōu)秀是因為它處處有現(xiàn)實生活的投影,讓我們感覺到作者很高的科學素養(yǎng)。觀其原文,其間逼真得讓人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描寫以及細膩得讓人感同身受的心理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虛擬世界的奇妙”。
學生想象所虛構的世界必然會制約于現(xiàn)實,虛構是為現(xiàn)實服務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能性。我們在要求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讓虛擬走進習作教學,可以激發(fā)習作興趣,開拓習作題材,為語言表達添磚加瓦。在習作教學中進行虛構類作文能激活孩子記憶的倉庫,打開思緒的匣門:
1、時間虛構
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在虛構中既可以回到遠古的洪荒時代,也可以飛翔到充滿迷幻的未來。比如指導習作《暢想2028太平小學》,教師這樣引導:“孩子們,請你們閉上眼睛,我們進入時空隧道,來到2028年,設想在某一天,你回到了母校太平小學……”。又比如在指導學生寫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的習作時,在學生充分調(diào)查、感知當前家鄉(xiāng)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后,引導學生暢想20年后,你的家鄉(xiāng)會是怎樣的?把對綠色環(huán)境的期待、環(huán)境污染的診治、環(huán)保意識等充分融入到習作中,使習作充滿個性和濃厚的情感色彩。
2、空間虛構
從天上到地下,陸地到海底,茫茫宇宙太空、及至珠峰之巔,想象所至,皆可成為虛構之點。如習作《海底兩萬里》、《火星生存》、《月球背面》等,便是空間虛構的產(chǎn)物。教師引導學生在追求藝術真實的同時,虛構應當注意“虛無化”的傾向:比如學生寫《沙漠探險》,編出一個鬼怪離奇的世界,乃至滿足自己不良的欲念。這時,教師就要嚴肅指出,引導學生在探險的過程中對生命、人生、人與自然等方面進行思考。
3、功能虛構
萬物皆有機能,這便是造化俱來的,天生如此。人也有各種本領,但孩子的想象是人類有其他本事可就太好了。因此他們喜歡寫《假如我能飛》、《要是我有一雙千里眼》等等。同時,他們也會給其他事物多一些功能,比如《長翅膀的衣服》、《飛毯》、《不死藥》等,甚至會有《假如天上有兩個月亮》等。這類習作能較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表達欲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功能虛構的同時也要引領學生經(jīng)歷“真、善、美”,領略人性的溫暖。
4、角色虛構
假設自己成了其他身份的人,如《假如我是市長》,《要是我是老師》等。在不同的身份中感受感情,體驗人生,豐富了學生的感情,發(fā)展了學生思維,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二、鏈接課文,補空白
“鏈接課文,巧補空白”是對文本的重構,意在讓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多方面、多角度得到體現(xiàn),并讓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得到加強。
1、描摹略寫部分
如教學《黃山奇石》一課,課文對“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石頭采取略寫手法。我們教師不妨讓學生模仿文中詳寫部分,展開想象,對這些奇石或文中未寫到的奇石進行想象描摹。
2、想象空白內(nèi)容
如《九寨溝》一文中介紹了金絲猴、羚羊、熊貓等珍禽異獸,實際上神奇的九寨溝中還有許多珍稀動物沒有寫出來,九寨溝中可能還有哪些珍貴的野生動物?請你想象(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查詢資料),模仿文章寫法寫一種或幾種動物讓大家欣賞。
3、巧補語言空白
《掌聲》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文中的主人翁英子在同學熱烈而持久的掌聲中站在了講臺前,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一陣掌聲;最后英子在大家的掌聲中一搖一擺地離開了講臺。此時的英子有多少話涌在心頭,請你幫她說出來、寫出來,好嗎?這一言語訓練充分張揚了學生的個性,也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悟作者構思的獨具匠心,懂得給別人掌聲、贊美別人是一件平凡而又偉大的事。
4、揣摩人物內(nèi)心
如執(zhí)教《白楊》一課中,講到爸爸只是在介紹白楊嗎?不是,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孩子們不能理解,這使爸爸陷入了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呢?短暫沉思過后,他又露出了微笑,爸爸為什么微笑呢?教師先讓學生細讀課文13~16自然段,用心想一想,然后以“爸爸,我們明白您的心”為開頭讓學生去想象,觸動學生的情感,去觸摸爸爸的內(nèi)心,讓他們被邊疆的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被白楊頑強的生命力所感動、更被今日西部的巨大變化所感動。
教學實踐表明,對于文章的空白部分及一些深奧的或情深意厚的語言文字,僅靠抽象的分析、綜合,學生往往是難以做到深刻的理解的。但如果借助想象聯(lián)想,去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生活表象,讓學生把眼前所讀的語言文字與他們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上溝通,那么,就能深得文章的旨趣了。
三、放眼未來,編童話
童話是一種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打破了日常生活的局限與羈絆的、讓兒童感到特別親切的習作形式。童話可以讓兒童充分展開想象,用兒童的視角與理解方式來解釋他們生活世界中的事物。
我們試著嘗試:
1、圍主題,述暢想
如我們讓孩子圍繞“機器”編寫一個耐人尋味的童話故事,把一堆堆冰冷的鋼鐵,變成一個個富有靈性的鮮活的生命體,寄托小孩對勞動的新認識。
2、老故事,新演繹
如學了《坐井觀天》后,設計這樣一道訓練題:話說青蛙因長年待在井里,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結果被大人嘲笑為“井底之蛙”,為此,青蛙感到很氣悶。終于有一天,天降大雨,水井的水位急劇上升,青蛙得以跳出水面,來到廣闊的天地里……請你展開大膽的想象,以《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為題續(xù)編一個情節(jié)連貫的故事。
3、連語詞,編情節(jié)
提供學生幾個詞,讓他們編寫一個動人的故事。如可以提供孩子一組事物的詞:雨水、墨水、淚水、膠水,開啟想象思維,編一個合乎生活邏輯的故事。也可以選擇一組新學的詞語,讓學生用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把這些詞語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意思。這樣的訓練,既活用了生字新詞,也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有益于學生個性化語言的發(fā)展。如提供學生這樣一組詞:垂頭喪氣、比賽、追求、樂趣。學生有的這樣寫:我喜歡和時間賽跑,總愛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做完一件事。這種比賽很有意思,但是時光老人不“腳下留情”,我敗了,本想垂頭喪氣地結束比賽,但回頭想想,這也是一種樂趣,一種對生活的追求。有的學生更逗,聯(lián)成這樣一段話:話說英美聯(lián)軍攻打伊拉克。一日,布什為了追求樂趣,下了挑戰(zhàn)書,請薩達姆與他進行猜拳比賽。沒想到薩達姆老謀深算,三兩下就把布什殺個片甲不留,布什只好垂頭喪氣地放薩達姆回去。
4、聽音響,編故事
教師可以播放一種或幾種來自生活、社會、大自然的聲音,猜測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編寫一個完整有趣的故事。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聯(lián)想情景:先聽音樂《苗嶺的早晨》,讓學生借助樂曲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想象這樣優(yōu)美的畫面:清晨,大森林中,小動物們自由自在地玩耍著,小鳥唱歌,猴子在蕩秋千,小鹿在漫步……并借助于想象畫出第一幅畫,再經(jīng)大膽想象,繼續(xù)畫出第二幅畫、第三幅畫……描繪出可能發(fā)生的事。學生畫出的情景有:樹木被伐,小鳥無家可歸;一場山火毀掉了大片森林,只剩下有限的棲息地,樹木上出現(xiàn)了一個個人造鳥窩……然后,再把圖畫的內(nèi)容寫出來,引發(fā)了學生奇異的立意和巧妙的構思,展示了他們獨特的個性。這種訓練,無論是教學思想還是訓練內(nèi)容都是一種創(chuàng)新,它既是一種能力的鍛煉,也蘊涵著人格、道德、情感的自我教育。
5、設情境,放膽想
教師給學生一個有意思的開頭,即一個使孩子放飛想象的情境,鼓勵孩子放膽想象,鼓勵與眾不同的奇思妙想。如可提供這么一個開頭:平靜的池塘上,小青蛙非非一邊哼著歌兒,一邊劃著荷葉船兒向前駛?cè)。咦,它這是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從而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望。
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張開夢的翅膀,進行超級想象。如給學生這樣一個夢背景:你知道小京克是誰嗎?告訴你,他是生活在魔法星球上的小男孩,本領可大啦!有一天,他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地飛到了地球上。小京克在地球上經(jīng)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情……現(xiàn)在就請想象力一級棒的小作者給大家講講吧。結果二年級的學生王子豪編了一個奇異、充滿童趣的故事《送夢人》:小京克在路上,看見一位老爺爺手里提著兩只籃子,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圓球。小京克一打聽,才知道他是送夢人,覺得很好玩,就說:“老爺爺,讓我來幫你送吧!崩蠣敔敶饝,但有點兒不放心,怕小京克送錯了,千叮嚀萬囑咐:“給愛睡覺的小朋友送上紅、黃、藍、綠色,給不愛睡覺的小朋友送上黑色。并把它們放在小朋友的頭上!毙【┛苏f:“知道了!蓖砩,小京克來到金金的房間,看見金金正在哭鬧:“我不想睡覺!”小京克拿出一個小黑球放在他頭上。突然,金金覺得困了,躺在床上,很快睡著了,什么夢也沒做。小京克又來到明明的房間,只見明明睡得正甜。他拿出一個綠圓球,放在明明頭上。明明立刻夢見自己走在一片大森林里,樹上有許多點心,他一伸手就摘到了。就這樣,小京克成了送夢人。這篇習作經(jīng)老師推薦投稿,結果被登在雜志《新作文》2008年第6期中。
實踐證明,只要放飛孩子的想象,喚醒孩子的思維,枯燥無味的習作就會妙趣橫生。只要以激發(fā)孩子的習作興趣為出發(fā)點,拓寬孩子的思路,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無窮無盡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楊再隋等著,《語文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北京:語文出版社,2002
【2】《小學語文教師》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6
【3】周一貫著,《兒童作文教學論》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
【小學生想象作文訓練的幾點嘗試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初中作文批改的幾點嘗試04-29
教育教學中幾點新嘗試04-29
引導學生樂于寫作的幾點嘗試04-29
發(fā)展學生求異思維的幾點嘗試04-30
形體訓練論文02-07
嘗試的議論文09-21
嘗試議論文05-01
體育教學中保持學生興趣的幾點嘗試04-29
小學語文朗讀訓練策略嘗試04-29
指導學生進行想象作文的幾點體會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