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和尚買油故事
小和尚買油故事1
從前,山中有一個廟,廟里住著一些和尚。
一天,一個大和尚派一個小和尚下山去買油。臨行前,大和尚給了他一個大碗,并大聲警告他:“你一定要小心,千萬不要讓油灑了出來。”
小和尚點了點頭,然后迅速地跑下了山,到大和尚指定的地方去買油。在上山回廟的路上,他想到大和尚嚴厲的警告和兇惡的表情,禁不住打了一個哆嗦。他小心翼翼端著裝滿油的大碗,越走越緊張。眼看快要走到廟里,他不小心撞在了一棵樹上,油灑掉了四分之一,小和尚感到害怕了,手腳抖得厲害。等回到廟里時,碗中的油只剩了一半。
大和尚非常惱怒,用手指著小和尚的`鼻子罵道:“你真是太笨了!為什么連這點兒小事都做不好?你看你浪費了多少油,真是太讓人氣憤了!”
小和尚難過得哭了。
一位老和尚聽到哭聲,趕忙走了過來。當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就把小和尚叫到了一邊,笑著對他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這次我要你多加留意沿途的見聞,并且回來向我詳細描述一下。”
小和尚不想再去了,他說自己太笨了,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那些事。但是最終,小和尚還是被老和尚說服了,他決定再試一試。
在回來的途中,小和尚發(fā)現(xiàn),路上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遠方有雄偉的山峰。鳥兒站在樹上不停地唱著歌,蝶兒互相追逐,在花叢中嬉戲……小和尚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不知不覺回到了廟里。當小和尚把油交給老和尚時,竟發(fā)現(xiàn)油一點兒也沒灑,仍是滿滿的一碗。
人在沒有壓力的時候,就能輕易地做好一件事。而當人被壓力包圍時,一件很簡單的事也會被自己弄砸。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應給孩予施加過多的壓力,而應讓一切自然和諧地發(fā)展,并讓孩子從中體會到快樂。
小和尚買油故事2
從前,在山中的廟里,有一個小和尚被派去買油,小和尚打油(教育心理)。在離開前,廟里的廚師交給他一個大碗,并嚴厲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絕對不可以把油灑出來!
小和尚答應著跑下山,到廚師指定的店里買油。在回廟的山路上,他想到廚師兇惡的表情和嚴厲的告誡,越走越緊張。小心翼翼端著裝滿油的大碗,絲毫不敢左顧右盼。眼看走到廟門口,一腳踩到了一個坑,灑掉了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越發(fā)緊張,手腳開始發(fā)抖。等回到廟里時,碗中的油只剩了一半。
廚師大怒,指著小和尚罵道:“你這個笨蛋!我不是說要小心嗎?為什么還灑了這么多油,真是氣死我了!”
小和尚非常難過。
一位老和尚聽到了,過來問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撫廚師的情緒,并私下對小和尚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這次我要你在途中多觀察你看到的人、事、物,并且回來向我詳細描述一下。”
小和尚不想干,說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端油,還看風景。但是,最終小和尚還是要聽老和尚的,勉強上路。
在回來的途中,小和尚發(fā)現(xiàn),路上的風景真美。遠方有雄偉的山峰,不遠處有耕種的農(nóng)夫。不久,又看到歡快的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耍,兩位白發(fā)老先生興致勃勃地下棋。小和尚就這樣邊走邊看風景,不知不覺回到了廟里。當小和尚把油交給廚師時,竟發(fā)現(xiàn)碗里滿滿的油,一點兒沒有灑出來。
廚師苛刻要求,給小和尚帶來無比的緊張,結(jié)果是“油灑了一半”;老和尚在意的是過程,結(jié)果小和尚心情放松,碗里的油一滴未灑。
感悟:
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是在盧勤老師著的《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中,教育文摘《小和尚打油(教育心理)》。當時看完后,感觸特別深。因為我就是那個“廚師”,對學生的要求嚴得苛刻,我曾經(jīng)要求過學生考試卷上的看拼音寫漢字這種題一個字也不能錯,錯了就要受到懲罰,還要求默寫古詩也得全對,最多不能超過十個錯字,否則就留校繼續(xù)默寫。結(jié)果搞得孩子們一考試就緊張,某一次竟然是幾乎全班學生在“看拼音寫漢字”這道題上都丟了分。我百思不得其解,正巧此時我讀到了這篇小和尚買油的故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人不能有太大的壓力。壓力過大,人就容易緊張,反而發(fā)揮不出應有的水平。書中提到一個賀洋溢的'故事,她的爸爸說:“我們孩子不怕考試,第一是不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越是在成績不好的時候,孩子越需要鼓勵,批評或者打罵容易對孩子造成心理負擔。”
心理學上對“小和尚買油”這種心理現(xiàn)象有一個專有名詞,叫——“瓦倫達心態(tài)”。
這個理論,來源于一個真實的故事。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高空鋼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 而以往他卻不是這樣。每次表演之前,他只想著“走鋼索”,并專心為此做準備,根本不去管其他的事情,更不會為“成功”或“失敗”而擔心。后來,人們就把專心致志于做某事,而不去管這件事意義和結(jié)果,不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叫做“瓦倫達心態(tài)”。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人大腦里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訴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里”時,他的大腦里往往就會出現(xiàn)“球掉進水里”的情景。這一情景會指揮他的行動,結(jié)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樣發(fā)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發(fā)展——這時候,球大多都會掉進水里。
這項研究從另一個方面證實了瓦倫達心態(tài)。
小和尚買油故事3
從前在山中的廟里,有一個小和尚被派去買食用油。在離開前,廟里的廚師交給他一個大碗,并嚴厲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們最近財務狀況不是很理想,你絕對不成以把油灑出來!毙『蜕写饝缶拖律降匠抢铮綇N師指定的店里買油。在上山回廟的路上,他想到廚師兇惡的臉色及嚴重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滿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絲毫不敢左顧右盼。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廟門口里時,由于沒有向前看路,結(jié)果踩到了一個洞。雖然沒有摔跤,可是卻灑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惱,而且緊張到手都開始發(fā)抖,無法把碗端穩(wěn)。
終于回到廟里時,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廚師拿到裝油的碗時,當然非常生氣,他指著小和尚大罵:“你這個笨伯!我不是說要小心嗎?為什么還是浪費這么多油,真是氣死我了!”小和尚聽了很難過,開始掉眼淚。另外一位老和尚聽到了,就跑來問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撫慰廚師的情緒,并私下對小和尚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這次我要你在回來的途中,多觀察你看到的人事物,而且需要跟我做一個陳述。”小和尚想要推卸這個任務,強調(diào)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成能既要端油,還要看風景、作陳述。不過在老和尚的.堅持下,他只有勉強上路了。在回來的途中,小和尚發(fā)現(xiàn)其實山路上的風景真是美。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又有農(nóng)夫在梯田上耕種。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得很開心,而且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這樣走看風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覺就回到廟里了。當小和尚把油交給廚師時,發(fā)現(xiàn)碗里的油,裝的滿滿的,一點都沒有損失。
【哲理故事啟示】其實,我們想比較快樂的過日子,也可以采取這位老和尚的建議。與其天天在乎自己的成績和物質(zhì)利益,不如每天努力在上學、工作,或生活中,享受每一次經(jīng)驗的過程,并從中學習成長。一位真正懂得從生活經(jīng)驗中找到人生樂趣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我想,這也是活得更積極,更樂觀的人生法寶吧。
【小和尚買油故事】相關文章:
三個小和尚的故事03-15
買夢的故事09-01
老和尚和小和尚02-29
三個小和尚作文11-23
橄欖油的介紹07-17
油燜大蝦作文08-13
買禮物06-27
買年貨08-28
燭油實驗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