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音樂教案模板9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粉刷匠
活動來源:
根據(jù)兒童年齡特征,粉刷匠的形象具有較強的表演性,適合幼兒的角色扮演。從而激發(f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培養(yǎng)幼兒的樂感。
活動目標:
1.感受××××丨×××丨××××丨×—丨的節(jié)奏特點。
2.隨音樂大膽表現(xiàn),在動作表演中感受到歡快愉悅的音樂氛圍。
活動準備:
《粉刷匠》鋼琴彈奏以及歌曲視頻
活動重點:
熟悉歌曲內容進行相應的表演
活動難點:
節(jié)奏的掌握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老師講述《粉刷匠》的故事,幼兒欣賞。
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關于粉刷匠的故事:有一個粉刷匠,他非常的熱愛勞動,他的粉刷本領很強,一天,他來到一間小房子,看到這房子的'墻還沒有刷白,就說:“我要把這新房子刷一下,讓它變的更漂亮。于是他開始動手刷了,他先刷了房頂,再刷了墻壁。刷好了!新房子真的變樣了,變的更漂亮了?墒前。徽甄R子,發(fā)現(xiàn)小鼻子變樣了。哈哈。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欣賞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剛剛故事里的粉刷匠吧!
2.回憶故事內容,并以提問作為引導
提問:a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怎么樣?
b我要做一件什么事?
c我先刷了哪里再刷了哪里?
d結果,我的小鼻子怎么啦?
3.在兒歌中感受節(jié)奏
師:老師把剛才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仔細聽一聽。(邊念邊做動作)
4.學律動
師:現(xiàn)在我們都是愛勞動的粉刷匠了,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模仿手的動作。
A.第一句:胸前拍手
B.第二句:把手打直放在前面,左右晃手
C.第三句:前平舉雙手交替上下做刷墻的動作
D.第四句:伸出食指,雙手分別指自己的鼻子。
5.表演歌曲:我們一起來邊唱邊做!(老師和幼兒一起邊唱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6.角色任務:小女生唱歌,小男生做動作;小男生唱歌,小女生做動作。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鋼琴伴奏,幼兒跟著音樂自由表演動作,體驗表演中的歡樂。
結語:教案是老師在教學工作中所需要使用到的一種教學輔助材料,以上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小班音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感受ABA三段體的音樂結構。
2、能跟著音樂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并表現(xiàn)花的不同造型。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1、音樂。
2、圖譜。
3、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門想到花園里去玩,一路上小兔跳三次揮一揮手和好朋友打招呼,來到了花園里;▓@里的花真美呀,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小兔可高興了。這時,兔媽媽來找它。小兔想和兔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于是,它就變成一朵小花的樣子,一動也不動地躲在花園里。果然,兔媽媽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來,小兔玩累了,就和媽媽又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二、幼兒初步傾聽音樂。
1、師:今天老師講的故事藏在了一段好聽的音樂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的時候可以想想哪里的音樂講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園,哪里的音樂是講小兔變成了一朵小花。
2、聽后提問:聽音樂的時候感覺怎么樣?音樂可以分成幾段?
3、教師引導語:接下來,我們再來仔細聽音樂,聽聽哪里的音樂講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園,哪里的.音樂是講小兔變成了一朵小花。
三、分段欣賞,跟著音樂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并表現(xiàn)花的不同造型。
1、聽A段音樂猜什么事情。
2、出示圖譜,幼兒跟著音樂練習A段節(jié)奏,然后跟著音樂合拍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 (強調幼兒要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跳,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再練習。)
3、聽B段音樂猜什么事情。
4、創(chuàng)編表現(xiàn)花的造型。
指導語:小朋友都認識很多的花,誰來說說你知道什么花?會用什么動作來做出這種花的樣子。(個別幼兒回答并表現(xiàn)花的造型)
5、請全體幼兒表現(xiàn)不同的花的造型。(坐在椅子上)
四、完整游戲。
1、幼兒完整地跟著音樂做蹦跳步和變花,教師提醒小花不能動,以及提醒幼兒音樂變化時要馬上變成花。小兔子要先想好你要變成什么樣子的花。
2、老師或小朋友做兔媽媽,分角色表演。
五、結束。
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以“捉迷藏”的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既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又滿足了幼兒以角色身份參與活動的愿望。小班的幼兒很樂意玩“變一變”、“找一找”的游戲,他們能很快完成從兔子到花朵的角色轉換,這種轉換同時又體現(xiàn)了動靜交替的原則,避免了連續(xù)跳造成的疲勞,集中展示了藝術表達的形象性和愉悅性功能。
本活動目標中“合拍地做蹦跳步”,對小班幼兒的動作合樂性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在活動設計中,教師特別注意了此教學重點、難點的分解。在環(huán)接2中,教師將這一動作的學習進行了由易到難的層次處理。在動作方面,從上肢到下肢,從局部到全身,從簡單到復雜,動不移動到移動。如:拍手、手指在腿上跳、坐在位子上雙腳動、站在座位前跳、到場地中間自由跳等,幫助幼兒逐漸掌握、控制。在音樂方面,先讓幼兒用拍手感受;再用教師哼唱音樂節(jié)奏跟隨幼兒的動作,讓幼兒感受音樂和動作的關系;最后,播放錄音,讓幼兒跟隨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從而逐步幫助幼兒熟悉和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和動作的要領。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節(jié)奏快的音樂并能合拍唱好。
2、能簡單的仿編歌曲。
活動準備:
五個紙偶
活動過程:
一、欣賞《五指歌》,并能說出每個手指的名稱。
1、教師彈唱新歌曲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呢我們要學習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ń處熯厪椷叧
2、教師請幼兒聽完錄音機后請幼兒回答問題。
教師:小朋友們都聽到了什么?里面都有誰?(爸爸開汽車,媽媽洗衣服等等。)
二、分解歌曲,運用紙偶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教師在手指上分別套上歌曲中的.5個角色的指偶,并請幼兒說說他們是誰,在做什么?
教師1:爸爸媽媽都會做什么啊?是怎么樣做的呢?(開汽車、嘀嘀嘀。洗衣服、嘩嘩嘩)
教師2:哥哥姐姐都會做什么。渴窃趺礃幼龅哪?(拍皮球、嘭嘭嘭。在跳舞、啦啦啦)。
教師3:那小朋友自己呢?(敲小鼓,咚咚咚)。
三、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用手指扮演爸爸、媽媽、哥哥、姐姐、自己的角色,并邊做動作邊唱歌。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開汽車,嘀嘀嘀。(一一從身后握拳伸出大拇指,然后左右搖擺兩次,并做按喇叭的動作3次)
爸爸旁邊是媽媽,媽媽洗衣服,嘩嘩嘩。(伸出食指,做搓衣服的動作4次,然后往下做搓衣服的動作3次;個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拍皮球,嘭嘭嘭,(依次學習動作到自己敲小鼓)
四、幼兒表演,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再次聽教師邊彈邊唱,并自己用動作表現(xiàn)角色,進行表演。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曲調,會用自然地聲音唱歌。
2.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
3在表演過程中知道如何熱情待客和有禮貌地做客。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事先編排好的'情景表演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平時你們去過別人家里做客嗎?別人也到過你家做客嗎?
2.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二段表演,請大家仔細看一看小姑娘是怎樣去別人家做客的,在自己家是怎樣做主人的,來招待自己的小客人?
二、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師:小朋友們看完了,客人來的時候她是怎么做的呀?
師:那她是怎么說的呢?
幼:阿姨請喝茶。
師:客人要走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師:那她是怎樣的一個小朋友呀?
三、學唱歌曲
1.邊做動作邊范唱。
師:剛才我們看了客人來了,現(xiàn)在老師把客人來了編成一首歌,先聽老師來唱一遍。
2.引導幼兒跟著老師學唱。
3.引導幼兒跟著老師邊表演動作邊唱。
四、初步集體表演。
集體邊表演動作邊唱歌曲。
師:以后家里來客人了,小朋友是不是都知道該做了呀!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愉快地參加游戲,并注意在游戲過程中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2.樂意邊唱邊與同伴合作游戲。
3.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根據(jù)音樂內容及教師提示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幼兒已學唱歌曲《碰一碰》。
2.教師準備: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一邊演唱歌曲,一邊手拿布娃娃隨音樂內容與幼兒互動進行游戲。
2.引導幼兒進行游戲。布娃娃唱歌,引導幼兒找一個朋友聽指令玩游戲。重點指導幼兒注意聽清楚教師的指令,“碰”之后,再開始做動作,并注意碰的動作不要太用力。
3.啟發(fā)幼兒想想還可以用自己身體的什么地方去與朋友碰一碰,邊唱邊做動作。
4.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提醒幼兒注意在游戲中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活動提示:
1.剛開始游戲時,可引導幼兒先集體商量好碰哪里,由老師說出,熟練后可先確定一名回答問話的人,這名幼兒會碰哪里,全體都碰哪里。
2.在音樂區(qū)角活動中可以提供此音樂,供幼兒結伴玩耍。
3.可作為親子游戲,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父母可與孩子玩一些稍有難度的'身體接觸游戲,如:小腳碰肩膀等。
附錄
碰一碰
1=c 4/2
。 1 1 3 4 ∣5 5 3 ∣4 4 2 2 ∣ 1 - )∣ 1 3 4 ∣
找 一個
5 3 ∣ 6 4 ∣ 2 –∣ 1 3 4 ∣ 5 3 ∣ 4 2 ∣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個 朋 友 碰 一
1 – ∣ 4 4 ∣ 6 –∣x x x x ∣ x 0 ∣
碰 碰 哪 里? x x碰 x x
1 1 3 4 ∣ 5 5 3 ∣4 4 2 2 ∣ 1 - ║
。▌幼鳎
游戲玩法:
兩兩結伴游戲。
1 ~ 8小節(jié):一邊唱歌,一邊走路。
9 ~10小節(jié):臉轉向教師唱。
11~12小節(jié):教師合唱:
13~16小節(jié):兩名幼兒將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xiàn)方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苯處煴仨殢挠變旱慕(jīng)驗出發(fā),在音樂教學之前認真考慮幼兒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使新知識落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并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緊密結合。
在活動設計時,教師旨在充分挖掘活動中的音樂元素,并結合幼兒園思維特色,在情景化的游戲氛圍中,引導幼兒大膽表現(xiàn)小魚游的不同姿態(tài),感受音樂的優(yōu)美。
活動目標:
1、 大膽嘗試用手的不同動作表現(xiàn)小魚游。
2、 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重點:運用手不同的方位變化和動作表現(xiàn)小魚游的姿態(tài)
難點:在觀察和交流中感知小魚游的變化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掌握最基本的魚游動作。
物質準備:
1、音樂,魚兒游的視頻,彩色襪子等。
2、活動室場地布置:背景裝飾有立體的水草、珊瑚、石頭道具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欣賞——學做小魚體驗音樂的優(yōu)美
。ㄒ唬┠7卖~游——師生進入游戲場景
提問:小魚尼莫生活在哪里?
你們能像媽媽一樣游到它的家嗎?
。ń處煱缪蒴~媽媽,鼓勵幼兒用學過的動作來表現(xiàn)小魚游動。)
。ǘ⿻秤未蠛!獜土曥柟挑~游的基本動作
1、了解魚游動作和手的甩動之間的關系
重點提問:小魚怎樣才能使自己游起來?
如何讓小魚游的快?(尾巴甩的快)
小結:小魚是靠尾鰭、魚鰭幫助它游水、掌握方向。擺的速度快,游的速度也快。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甩動雙手。
請幼兒觀察:為什么有的小魚游的很美?
。ㄈ~兒共舞——感受旋律的優(yōu)美
1、欣賞旋律
重點提問:音樂聽起來感覺如何?(幼兒回答:很美、聽了想睡覺……)
2、感受音樂
。1)師生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拍打身體各部位。
。2)師生共同隨音樂模仿魚游。
。ń處熡幸庾R的幫助幼兒鞏固已有的基本動作經(jīng)驗,并通過拍打身體各部位的方法感知音樂的特性,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二、嘗試表演——模仿魚游的各種姿態(tài)
。ㄒ唬⿴熒印粭l小魚游啊游
1、觀看視頻,引導幼兒觀察小魚的顏色及花紋。
重點提問:尼莫的朋友好看嗎?為什么?
2、打扮小魚,隨音樂進行各種方位的游動。
。1)小魚穿衣服
引導幼兒雙手套上彩襪,說說自己是什么魚。
(2)模仿一條小魚游啊游
重點提問:怎樣讓自己變成一條魚?
。ㄒ龑в變喊l(fā)現(xiàn)將雙手掌心合攏,在胸前左右擺動,如魚兒游動)
。3)隨音樂游動
教師鼓勵幼兒嘗試一條魚兒的不同方位游動姿態(tài),如:向上、向下、向前、向后、轉彎游等。
重點提問:這條小魚正在往哪里游?
。ㄔ谟變耗7碌倪^程中,教師以魚媽媽身份不斷觀察幼兒的姿態(tài),并有意識的幫助幼兒交流不同方位的魚游動作)
。ǘ┥印獌蓷l小魚游啊游
1、幼兒用手表現(xiàn)魚游的不同方位,豐富動作表現(xiàn)經(jīng)驗。
重點提問:一條魚太孤單,怎樣變出兩條小魚?
(教師引導幼兒在一條魚游的基礎上探索兩條魚游的`動作,如兩只小手分開擺動。)
2、激發(fā)想象,魚兒間的互動交流。
。1)重點提問:兩條小魚在一起最喜歡做什么游戲?
。ń處熞贼~媽媽的身份引導幼兒運用生活經(jīng)驗進行交流,如:玩滑滑梯、捉迷藏、蕩秋千、蹺蹺板、轉圈圈等)
。2)請幼兒演示自己獨創(chuàng)的魚游動作,引導同伴猜測魚兒在干嗎。
3、幼兒隨音樂表現(xiàn)兩條小魚游。
(教師以魚媽媽的身份有意識地對幼兒給予動作指導)
。ㄈ┡c環(huán)境互動——許多小魚游啊游
1、觀看視頻,熟悉魚兒嬉戲的情景。
教師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觀察魚兒在水草、珊瑚間穿梭的情景。
重點提問:尼莫的朋友怎樣和水草、珊瑚做游戲的?
2、引導幼兒與活動背景進行互動。
教師以魚媽媽身份帶領幼兒進入水草叢中,模仿魚兒雨水從游戲的情景。
重點提問:魚兒魚兒你在干嗎?
。ㄓ變夯卮;我在親親水草;我在捉迷藏;我在找東西吃……)
3、根據(jù)音樂的提示進行游戲
。1)教師交待游戲要求:當音樂停止時,小魚躲在水草旁;
當音樂響起時,小魚繼續(xù)自由游。
(2)師生共同游戲若干次,教師以魚媽媽身份提醒幼兒注意傾聽音樂的變化。
(從一條小魚游,到兩條小魚游,再到許多小魚游,教師以媽媽的角色,利用游戲化的語言和場景結合,層層遞進,幫助幼兒探索不同方位的手部動作變化,表現(xiàn)魚游姿態(tài),調動生活經(jīng)驗想象魚兒的嬉戲內容,為幼兒的表達表現(xiàn)予以新的挑戰(zhàn)。)
三、接受邀請——游向新的快樂水域
教師扮演魚媽媽帶著孩子游向新的水域
活動反思:
“創(chuàng)造性韻律活動”是讓幼兒在音樂的感染下,身體隨著旋律的起伏自由地賦予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做出符合音樂性質、結構與節(jié)奏的的身體動作。針對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模仿,但注意力易分散、情緒易受影響等特點,因此,在設計活動時,教師選擇了幼兒熟悉且喜歡的小魚作為音樂形象,通過看看、說說、變變、游游,在情境中、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及幼兒表現(xiàn)美、感受美,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一、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層層推進。
幼兒年齡小,處于音樂學習的啟蒙時期,以生動有趣的游戲貫穿始終,在提高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表達表現(xiàn)等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活動中從一條小魚游到兩條小魚游再到許多小魚游,層層遞進的同時,又給幼兒不斷想象與探索的空間。如何讓自己變成美麗的小魚,兩條小魚喜歡怎么玩,許多小魚喜歡與水草、珊瑚玩什么等等,打開幼兒想象的空間。孩子們在愉悅的游戲氛圍中不僅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的韻律動作,還創(chuàng)造出了捉迷藏、滑滑梯、蹺蹺板、蕩秋千等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jié)。俗話說,生活經(jīng)驗是幼兒想象的基礎,幼兒頭腦中有豐富的表象,在身體動作時才能夠遷移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模仿與創(chuàng)造。
二、巧妙運用“襪子”,幫助幼兒主動思維、展開想象。
活動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利用“五彩襪子”,將幼兒將幼兒帶入身臨其境的活動中,不僅喚起了幼兒的參與熱情,而且更能拓展幼兒的想象空間,小班幼兒的興趣不斷被激發(fā)。
專家點評:
以情景化游戲的方式,在音樂中感受模仿魚游動作,快樂而隨意。探索了激發(fā)小班上期幼兒在音樂活動中創(chuàng)編動作的潛能之方法。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能用有節(jié)奏的叫聲和動作表現(xiàn)母雞生蛋。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母雞下蛋》、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1、游戲:母雞下蛋
教師扮雞媽媽帶幼兒做簡單的動作。在游戲中雞媽媽大叫:“咯咯咯咯噠,咯咯咯咯噠!
提問:“雞媽媽是怎么叫的?它把蛋生在了什么地方?”2、熟悉音樂的旋律和內容
“母雞媽媽帶小小雞們出去玩的時候,有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你們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覺得母雞媽媽生蛋的時候,心里怎么樣?”
欣賞歌曲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示范演唱歌曲!澳鸽u媽媽生蛋的.時候是怎樣叫的?好象在說什么話?”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母雞生蛋的叫聲。
3、幼兒學唱歌曲
提醒幼兒開始兩句都有休止符,要停頓。
幼兒分組演唱。一組唱歌,一組做動作,然后輪換。
4、游戲母雞生蛋
引導幼兒找一個能生蛋的地方,不能太小太擠,否則蛋要擠破的。”幼兒邊唱邊用動作表演。
活動反思
孩子較喜歡音樂游戲,能根據(jù)音樂旋律表現(xiàn)母雞叫和生蛋的動作,但在節(jié)奏合拍上要再練習。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感知、體驗柔美、歡快不同音樂性質的基礎上,嘗試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
2、嘗試用畫筆大膽地表現(xiàn)與音樂匹配的各種曲線。
3、體驗藝術活動的愉悅。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彩帶每人一條、兩段不同性質的音樂、畫有小魚的長卷畫一張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欣賞教師跳彩帶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師生一起聽音樂跳彩帶舞。
二、圖形刺激:
1、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不同特性(柔美、歡快)。
2、嘗試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教師用線條記錄幼兒的動作。
3、幼兒聽音樂看記錄的線條用動作表演。
4、聽音樂師生完整舞蹈。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師:有一群小魚游來了,想在這里安個家,想一想,小魚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地方?(水、水草、石頭、貝殼)
2、播放音樂,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長卷上用曲線表現(xiàn)波浪、水草、石頭、貝殼等形象。
四、作品賞評:
1、請幼兒講講自己給小魚添了些什么。
2、幼兒聽音樂變成波浪、水草、石頭、貝殼等和小魚一起玩耍。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設計背景
根據(jù)小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特別喜愛的情感,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學會用音樂活動的形式來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具有初步的音樂感受能力。
2、會唱歌曲,能理解歌曲的內容,并根據(jù)歌曲的內容來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
3、激發(fā)幼兒對小動物喜愛的情感。學會用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這種情感。
4、能大膽在集體面前表演,培養(yǎng)幼兒積極、自信的情感。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
1、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
2、學會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難點:
1、由于幼兒經(jīng)驗的限制,在創(chuàng)編動作上有一定的難度;
2、幼兒能大膽的在集體前面表演。
活動準備
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的圖片和頭飾,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走路》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放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背景導入課程:
1、小朋友,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叫什么?
2、復習唱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3、我們都愛小動物,也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叫的了,那現(xiàn)在我們再來聽聽,小動物們又是怎樣走路的呢?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欣賞歌曲《走路》,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輕輕哼唱。
2、出示小兔子的圖片讓孩子們觀察,提問題:這是誰?它是怎么樣走路的?(讓小朋友自主想象模仿一下)學習歌曲: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
3、出示圖片二,小鴨子的圖片,提問題:這又是誰?它又是怎么樣走路的?(讓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子學習歌曲:小鴨子走路搖呀搖呀搖。
4、出示小烏龜?shù)膱D片提問題:小朋友猜猜看小烏龜又是怎么樣走路的?引導幼兒根據(jù)剛才聽過的歌曲回答。(讓小朋友自主模仿動作)學習歌曲: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呀爬。
5、出示小花貓的圖片提出問題:小花貓又是怎樣走路的呢?(讓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動作)學習歌曲: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6、老師有表情的、完整的把歌唱一遍。
7、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學唱歌曲。
8、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容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如: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小朋友雙手豎起中指和食指放在頭頂上做小兔子的耳朵,跟著音樂節(jié)奏雙腳往上跳。)小鴨子走路搖呀搖呀搖(小朋友雙腳屈曲著走路,雙手打開在身體兩旁,手掌并攏往上壓,并前后搖)。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呀爬(雙手在前面交替不停的作爬的`動作)。小花貓走路靜悄悄(雙手撐開五指在臉的兩旁往外拉,雙腳輕輕的往前走)。小朋友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做出不同的動作。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老師:今天我們學了歌曲《走路》,也學會了一些小動物們走路的樣子,現(xiàn)在我們請小朋友一起來到動物園里,找我們的小動物朋友們一起來表演好不好呀?給小朋友戴上小動物的頭飾,放上音樂,以游戲的形式鼓勵和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老師: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學會唱《走路》這首歌曲,還會創(chuàng)編出這么好的動作來表演。小朋友回去以后記得表演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看哦。老師再交給你們一個任務,那就是:以后和更多的小動物們交朋友,不但多觀察它們走路的樣子。還要觀察動物們都喜歡吃什么住在哪?都有些什么朋友?記得下次來的時候告訴黃老師哦。
教學反思
1、這次活動根據(jù)幼兒對小物們那種特別喜愛,喜歡模仿它們走路的一些動作來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幼兒的發(fā)展經(jīng)驗水平以及學習特點,通過音樂活中的唱與跳,使幼兒語言上的表述與動作協(xié)調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也增強了幼兒表演的自信與欲望。特別是最后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到結束,小朋友還玩得意猶未盡。這樣為后面的延伸環(huán)節(jié)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2、小班幼兒因為生活經(jīng)驗少,所以對創(chuàng)編動作有了一定的難度,如果能讓家長配合,提前帶小朋友多觀察一些小動物走、跑的樣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動物走、跑的課件,相信這節(jié)課就上得更加豐富生動了。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8-08
小班音樂教案07-12
音樂小班教案11-06
小班音樂教案10-23
音樂教案小班08-14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10-26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08-05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06-29
小班音樂教案下雨了04-23
小班音樂教案(優(yōu)秀)04-12